县长工资有多少补助(浅谈在中国一个县长的待遇是怎样的?)

时间:2024-08-08 11:16:48

县是我国的行政区划之一,一般由地级市、地区、自治州、盟、直辖市管辖或由省直接管辖,有市辖区、县级市、自治县、旗、自治旗等不同的形式,但都属县级行政区。

目前我国一共有1636个县,相应的说,也就有1636个县长。他们是一个县的政府首长,由县人民代表大会选举和罢免,是一个县的二把手,政治地位仅次于县委书记。

一、

从职权上说,县长领导一个县的政府全面工作,具有最终决策权、行政指挥权和人事提名任免权。另外县长还负责召集主持县政府全体会议和县政府常务会议,负责签署政府发布的决定、命令、规范性文件以及对外订立合同,签署向县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提出的议案以及人事任免等文件。

在任期的时间上,县长的任期也经历过多次改革。1950年规定县长任期为1年,1954年规定为2年,1979年后规定每届任期3年。

“县长”这个官职首设于秦朝。秦统一中国后,县立为定制,县官名称统一为县令或者县长。《汉书·百官公聊表》载,“县令、长皆秦置,掌治其县。万户以上为令,秩千石至六百石;减万户为长,秩五百石至三百石”。

魏晋南北朝沿秦汉之制,大县置令,小县置长。隋唐时期,不论县之大小,县官统称县令。到了宋代,皇帝常直接委派京官带本官去掌一县之政,因本非县令而管县,故称“知某县事”,简称“知县",后世知县之名即源于此。此后的明、清都沿袭了宋代“知县”的这种称呼。

我国古代封建社会的官员,无论大小都有相应的品级或者品阶,这也是表示官员级别的标志。《自秦至清,等级标志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秦汉时,官以"石"示等。如两汉时官分16级,以石数多者为高,最高官为万石,最低为百石、斗食。县令为千石或六百石,县长为五百石或三百石。

魏晋时期实行九品中正制后,官吏等级开始以“品”来反映。曹魏时始将官分为九品,一品为最高,九品为最低。此时的县令(长)为第七品到第八品。

隋唐以后,我国古代以九品为等级的制度,基本上固定下来,并以法律形式作了规定。唐代将县分上中下三等,其县官品级也分为三等,上县令为从六品,中县令为从七品,下县令为正八品,宋代京县县令为正七品,畿县(京城周围的县)县令为正八品,其下诸县令均为从八品。

明朝中期开始,不论上中下县,将知县统一为正七品。从此,“七品芝麻官”也成了县官的代称。

值得注意的是,品级虽然能代表官吏的等级,然而“品”和“级”却又是既互相联系而又不同性质的概念。“品”是指官的大小,相当于当今的“级”;而“级”却是对有政绩官员的奖励,相当于当今的记功升级。这也就造成了知县同为七品官,但实际地位却有不同的现象。

清雍正时实行官缺制度,将府州县分为简缺、中缺、要缺、最要缺四等,以“冲、繁、疲、难”四字作(府州)县缺等级标准,按缺授官。清朝规定,除京县宛平、大兴二县知县为正六品外,其余诸县皆为正七品,官、职相符,职、衔相当。但实际上也不尽如此,因“官”多“缺”少,故也有“同知、通判补知县”的情况发生。

既然当了官,朝廷就会发给相应的俸禄。古代的县官的俸禄,一般有粮食、实物和钱币等几种形式,但各个朝代,各个时期,俸禄的内容和形式也有着很大的区别。

秦朝至唐中期,是以实物作为官吏俸禄主要成分的时期。秦汉时期,官吏俸禄以斗计发给粟米,因此官的大小和俸禄级别以“石”表示,俸禄以斛为计量单位,按月发给粟米。县令为千石至六百石官,每月的俸禄为70至90斛,县长为40至50斛。

隋唐时期,将官员俸禄级别调整为18等,除了粟米还有职分田,除正常的俸禄外,还可领取薪炭、绸缎、纸笔及雇佣人员的俸料银,每年一次性发给。一个中县的县令每年可领粟70石,职分田3.5顷,货币2100钱。

二、

历代官吏俸禄之厚,莫过于宋朝。宋朝对官员实行厚禄,以防止贪污,所以官员除了俸禄外,还有禄粟、职钱、布帛和职分田。一个正七品的知县,月俸有30千文,每年还发绵20两,绢14两,粟20石。但这种厚禄制度也并未能够制止贪污行为的发生。

相比于宋朝,明代的官吏俸禄就显得特别寒酸了。明朝正一品官员每年的工资,也仅有禄米1000石,俸钞300贯,一个正七品的知县岁俸禄米更只有区区100石,以及俸钞60贯。由于俸禄较薄,使得明中期之后,官员贪污成了习以为常的政风。

清代官吏俸禄分10个等级,正七品的知县岁俸只有45两,较明代俸禄更低。为了让官员们安心工作,清朝规定地方官在征收赋税时,可以将1-2%的收入放入个人口袋,称之为“火耗”。但在实际操作中,官员装入口袋的数额远远不止这个2%,所以雍正帝于雍正五年停止了“火耗”,始创养廉银制度,作为正俸之外的补助。

根据记载,知县一年的养廉银一般在1000—1400两左右,金额超过正俸的几十倍。这种高薪养廉的制度一开始效果不错,但是一段时间后,官吏贪污腐败的现象又成了官场上习以为常的事。

古代官员上了一定年纪后,也会实行退休缺席,称为“致仕”,也称“休致”。依据担任的官位不同,明清官吏退休年龄规定为60岁至70岁。退休的官吏仍然名列官籍,可继续享有免除徭役的特权。为了鼓励官员退休,也从待遇上对官员在退休之后仍可得到较丰厚的俸禄待遇朝廷了规定,保证他们退休后,仍然可以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

综上所述,封建社会的官吏待遇制度,既体现了封建统治阶级的利益所在,也是封建统治者笼络官吏为其效劳从而巩固其封建统治的一种手段。但由于种种原因,纵观两千余年的封建社会,绝大多数州县官吏,一旦权在手都会拼命地搜刮钱财、剥民脂膏,鱼肉百姓,因此民间有着“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之说。

三、

共产党领导的新中国成立后,各级领导干部成了人民的公仆,不允许利用手中的权力为个人谋私,这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也是党对亿万人民的庄严承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每个干部的标准,正如中央提出过的那样:当官就不要想着发财,想发财就不要当官。

作为一级政府,“县”在国家行政体系中处在承上启下的关键环节,对上要宣传贯彻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对下要领导乡镇社区,发展经济、保障民生、维护稳定,促进国家长治久安。因此县这一级政府责任重大,工作十分重要。

作为一县之长,一个月的收入有多少,能够享受哪些普通人享受不到的待遇?这是很多人都很好奇,也很关心的问题。

党的十六大上,中央提出“完善干部职务与职级相结合的制度,建立干部激励和保障机制”的决定,提出改革公务员现行工资制度,实行国家统一的职务与级别相结合的公务员工资制度,完善机关工人工资制度,形成科学合理的工资水平决定机制和正常增长机制,建立适应经济体制和干部管理体制要求的工资管理体制,实现工资分配的科学化、规范化和法制化。

这项改革的主要内容是贯彻按劳分配原则,进一步理顺工资关系,合理拉开不同职务、级别之间的工资差距。坚持职务与级别相结合,增强级别的激励功能,实行级别与工资等待遇适当挂钩。健全公务员工资水平正常增长机制,建立工资调查制度,定期调整工资标准,使公务员的工资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同时加强工资管理,严格监督检查,有效调控地区工资差距,逐步将地区工资差距控制在合理的范围。

人社部新闻发言人李忠曾说过,中国机关事业单位有着近4000万在职人员,其中近800万人在基层工作,他们工作条件相对艰苦,工资水平普遍相对偏低。“有的在乡镇工作了三四十年,工资才3000元左右。”

李忠还表示,公务员的工资,与地区差异和岗位差异有关。一个中等地区的正处级的县长和县委书记,月工资也仅约为4500-5500左右。因为县长的工资也是根据我国公务员相关条例规定的薪资水平实行的。

四、

我国公务员工资构成是:基本工资+工作津贴+生活补贴+年终奖励。基本工资是县长的主要收入,后三项是工资的主要组成部分和补充。

2013年公务员工资改革后,公务员实行的是套改工资,其中基本工资(包括职务工资和级别工资)是工资结构的主体。公务员的基本工资分14个档,每隔三年进行一次考核,根据考核结果提高或者降低档次。

在基本工资中,职务工资体现的是公务员职务职责的大小,级别工资主要体现公务员的资历和工作实绩,共有27个级别,与职务对应。 一般职务越高,级别也越高,工资也越高。

除了基本工资之外,公务员还还、有一些相关的补贴,主要包括生活性补贴和工作性补贴,包括物价补贴、取暖费、降温费、职务补贴、职岗津贴、住宅电话费、移动通讯补助等相关补贴。具体的补贴情况需要根据当地单位的安排来看,不同地区的补贴金额会有所不同。

除了补贴之外,公务员凡在定期考核中被确定为优秀、称职的,还可享受年终一次性奖金。

现在让我们看看这次工改后,县长每个月能拿到手的工资有多少呢?

县长职务是正处级正职,对应的职务工资是2100元;级别工资则根据本人任职时间等因素确定,最低一档是2257元,所以县长的基本工资至少为4357元。一般来说,能当上县长的都有一定的工龄,所以拿到手的级别工资一般不会是最低一档,综合来看,县长的基本工资当在5000元以上。

至于工作津贴和生活补贴就看各县的财政情况了。西部地区的县长,能拿到的工作津贴和生活补贴一般要远远低于东部发达地区的县长。以处于全国中上游水平的山东省为例,县长每月打卡工资在8000左右 ;在经济更加发达的上海以及北京,像县长这样的正处级干部工资基本上都超过了万元。

相比之下,很多中西部的县长,每月到手的工资通常只有六至七千元,可以说待遇算是非常低的了。如四川大竹县县长的工资,就在7000-8000左右,一年的到手薪资约在10万左右。

一位曾在西部某贫困县担任过县长的干部,曾公开过自己担任县长时的工资。从他公开的工资表上可以看到县长的每月工资如下:

基本工资:正处级4000元。工龄工资:每年60元,三年一调,他工龄16年,所以工龄工资为960元。补助工资:车补1040元,通讯补贴180元,物业补贴200元等。另外每年还有不等的奖励工资,这笔工资视该地区经济发展情况而定。去掉扣除的五险一金,每月实际到手工资约为6000元,算上年终发放的个人绩效与奖励工资,年收入约在10万元上下。

五、

这位县长公开自己的工资后,某些网民对此提出质疑,表示不相信。在他们看来,如果一个县长每年的收入仅有十万元左右,那为什么那么多人为了这个职位争得头破血流呢?

不可否认的是,近年来我们的公务员队伍中的确出现了一些蛀虫。这些人利用党和人民交给他们的权力,大把“捞钱”,造成了少数人对干部群体的不信任,认为当上县长后,便能飞黄腾达,甚至日进斗金。

纵观那些落马的官员,尤其是县、市一级政府的一把手,大多都是利用手中的权力,招商引资做项目上搞暗箱操作,大肆捞钱;又或者借提拔干部的机会,买官卖官,利用一切机会收受贿赂,成了党内的蛀虫。虽然这些官员最终也得到了应有的惩罚,但他们的确在一定程度上败坏了党风政风,引起了少数人对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的一些误解。

正是在这种误解之下,现在一提公务员加薪的事,就会有人站出来反对,认为公务员都很“有油水”,不必给他们加工资。这显然是对普通公务员收入的一种误解。事实上,大部分公务员并没有所谓的灰色收入。在反“四风”的大背景下,工资基本等于“收入”。

在2015年的贵州省人代会上,省人大代表、桐梓县县长冉贤俊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爆料说,他的年薪是72300元。

冉贤俊表示,“公务员工资调整,我们不能片面地说‘涨涨涨’,毕竟就只有这点儿收入。这应该是一项重大改革,要怎么做到既要做好蛋糕又要分好蛋糕,还要面临蛋糕分不好人心就散的局面,是一个国家治理现代化问题,需要准确的科学定位。”

贵州省人大代表、贵州巴蜀液酒业有限公司车间主任蒲刚也说,自己身边很多公务员朋友,一个月就是两三千元收入,“说句实在的,现在两三千哪里找不到工作,还继续愿意呆在这个位置上的,除了一些图稳定的,大部分人还是想有点作为,真正干点实事,工资加一点,人家肯定高兴。”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中国政府加强了对官员薪酬的监管和调整,力求建立公正、合理的薪酬制度,同时也加大了对政府官员的考核和问责力度,提高了他们的工作压力和责任感。国家将结合国民经济发展、财政状况、物价水平等情况,适时调整机关工作人员基本工资标准。

但大多数人都认为,党政机关公务员算是“铁饭碗”,职业稳定,收入稳定,一直是就业的热门选择。近年来“考公”一直是很多大学生的第一选择,说明人们对公务员的工作环境和工作内容、工资收入水平等都抱有强烈信心,因此公务员收入虽然不算特别高,但仍然是一个让人趋之若鹜的职业。

有专家表示,一直以来,县级政府官员的薪酬待遇都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政府应该建立公正、透明的薪酬制度,加强对官员的监管和问责,以确保政府工作的公正、高效和廉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