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来佛祖(释迦摩尼)的原名乔达摩·悉达多(公元前565年~公元前486年)。
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的王子,属刹帝利种姓。
释迦牟尼在19岁(公元前546年),有感于人世生、老、病、死等诸多苦恼,舍弃王族生活,出家修行。
35岁时(公元前530年),在一颗菩提树下大彻大悟,遂创建佛教,随即在印度北部,中部恒河流域一带传教。
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的王子,属刹帝利种姓。
释迦牟尼在19岁(公元前546年),有感于人世生、老、病、死等诸多苦恼,舍弃王族生活,出家修行。
35岁时(公元前530年),在一颗菩提树下大彻大悟,遂创建佛教,随即在印度北部,中部恒河流域一带传教。
79岁时(公元前486年)在拘尸那迦城死去(佛家所谓的涅槃)。
释迦摩尼的名称解释
释迦牟尼(Śākyamuni)不是其本名,是后人对他的尊称,意义是“释迦族圣者”。“释迦”是他所属部落的名字,有“能”、“勇”之意;“牟尼”是当时对出家修行成就者的称谓,译作“文”、“寂静”等,是圣者之德,“释迦牟尼”汉译又作“能仁寂默”。一般也称为“释尊”或“佛陀”。
乔达摩·悉达多的名称解释
乔达摩(Gotama;Gautama)又译“瞿昙”,义为“纯淑”、“地最胜”。 传统上认为这是他的族姓;也有认为是其母族姓,其姨母是拘利族瞿昙姓之女,此外舍利子、满慈子、迦旃延子等都以母之姓来称呼, 说明当时有名字包含母亲姓名的习俗。
佛的堂弟提婆达多也曾自称和佛都是“母族成就”;[11] 季羡林认为“乔达摩”不是姓氏,而是古印度贵族依照习惯从婆罗门氏族借用来的。
悉达多(Siddhāttha;Siddhārtha)又作“悉达”、“悉陀”、“悉多頞他”等,义译有“财吉”、“成利”、“一切义成”等。一般认为这是释迦牟尼在俗家时的本名;也有认为是后人的假托。《佛所行赞》说,其父净饭王发愿“一切达成,国富力强”,因此给他取了这个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