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太平天国中,翼王石达开可以称之为文武兼备的豪杰。他在战场上屡建奇功,因此,得到了广大将士的拥戴。
太平天国的转折点在“天京之变”的发生。1856年,因为东王杨秀清与天王洪秀全之间的权力之争,太平天国内部爆发了及其残酷的天京事变。最终东王杨秀清被杀,上万东王部属惨遭株连。石达开在前线听到天京可能发生内讧的消息,急忙赶回阻止,并痛斥韦昌辉乱杀无辜,但杀红了眼的北王韦昌辉连石达开也要杀。石达开连夜逃出天京,京中家人全部被杀。后来,洪秀全斩杀了韦昌辉才平息众怒。并召翼王石达开回京主政。
然而,洪秀全却开始怀疑辅佐的石达开,对他百般牵制,甚至意图加害,石达开于是连夜逃出城,前往安庆避祸。
翼王石达开凭着人格魅力,他决心出走时,振臂一呼,就带走了太平军数十万大军。此后6年中,石达开转战江苏、安徽、江西、浙江、福建、湖南、湖北、贵州、广西、云南、四川11个省。
1861年9月,石达开自桂南北上,于1862年初经湖北入川,准备夺取成都,在四川建立根据地。
然而,1863年5月,当石达开到达了大渡河边后却陷入了清军的包围圈,进退无路。最终石达开的大军全军覆没,石达开本人被俘,最后被清朝杀害。
当年中央红军长征,走到大渡河时,蒋介石叫嚣着让中国红军成为第二个石达开,但是中国红军在毛主席的带领下,最终飞夺泸定桥,渡过了大渡河 。而80年前的石达开为什么却渡不过大渡河呢?
主要有四个原因。
一是石达开在战略不明确。
石达开因为是天京事变的大内讧大屠杀背景下选择“单干”的,也许是受其影响,又怕再和洪秀全有任何瓜葛,于是一直奉行的是4个字:逃跑主义。
他最开始打算到江西福建,随后又想去湖广,最后认为占据四川才是唯一的出路,这种毫无目标的逃窜和奔波,其使得他的大军根本无法建立根据地。没有根据地就像无根的野草,这也注定了他最后的失败。
果然,后来咸丰帝调曾国藩到四川剿灭石达开时,曾国藩直接给咸丰帝吃定心丸:石达开不足为虑。理由是:石达开多年来都没有形成根据地,没有后方 ,属于孤军,疲于山谷之间,覆灭在举手投足之间。事实证明,曾国藩果然眼界高远,石达开的命运果然被他说的精准无误。
二是石达开在情感上不明智。
出走后的石达开最开始的活动范围主要还是在江西等地,离太平军主力部队很近。然而,当天京遭遇危险,各地遭遇紧急情况时,都希望石达开能给予援助,但石达开始终不愿再给予援助。
由于老战士们常年一起作战,彼此之间建立了很深的感情,因此,部下对石达开“见死不救”,尤其对九江林启容部,都深感失望,于是军心不稳,开始出现了分裂。石达开出走后,征战各处,越打越走向边远之地。从之者人心渐离,杨辅清等部队又回到了洪秀全身边。
咸丰十年四月中旬,石达开率众回到家乡贵县驻扎,并设立了翼王府。石达开的部署,大多是两湖人士,见到石达开回到家乡就不走了,失望之下自谋划出路,军心离散。
三是石达开在思想有松懈。
除了战略外,石达开本人的思想也出现松动,石达开在大渡河畔的紫打地为了庆贺生了儿子,因此休整了三天,这让他陷入了万劫不复的深渊。
《孙子》兵法道: “圯地无舍”、“圯地则行”。 “圯地”乃是指山林险阻 ,沮泽难行之地 ,这种地方不可宿营 ,必须迅速离开。对于精通兵法的石达开来说,为何会犯如此低级的错误,太个原因太令人扎心了,简直难以想象。
四是清军在战术上有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
调任骆秉章为四川巡抚,进行提前防控。骆秉章吸取了在湖南用左宗棠等贤才抵御太平军的经验 , 对石达开欲入川西的路线进行提前布控。特别是在大渡河对岸设了一只大军驻守——唐友耕部,以防石达开铤而走险。同时在各险要处都进行了设防,并还积极联系了当地的土司王应 元、王松林、岭承恩等部的力量。可谓坐待石达开来犯。
果然,石达开入川后就被清军打败,只好往大渡河方向而走。而这时的大渡河前后左右都是清军和土司的布控区,在如此天罗地网中,石达开走向覆亡末路也就不足为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