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八月十五是传统的中秋佳节。八月十五是“三秋”最中间的一天,所以中秋节也叫仲秋节。中秋节与元宵节、端午节并称为“传统三大节日”。和其他传统节日一样,中秋节的形式与意义也是慢慢发展形成的,那么中秋节的形成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第一、中秋节源于古人对月亮的崇拜。《易经·系辞》说:“悬象著明,莫大乎日月。”日月分别是阴阳的代表,是构建历法体系的基础。中国古代很早就有祭祀日月的宗教礼俗,比如古代帝王的礼制中有春秋二祭:春分日的早上在东门外祭祀太阳,秋分日的晚上在西门外祭祀月亮。而由于每年的“秋分”日在八月内都不同,不一定有月亮,所以为了避免尴尬的祭祀月亮的氛围,就把祭祀的日子固定在八月十五日,此时皓月当空、月色皎洁。祭祀月亮原本是严肃的帝王礼制,后来达官文人纷纷效仿,并传到了民间,渐渐形成了一个以赏月为主的带有轻松团圆氛围的传统活动。
第二、中秋节与农业生产有关。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农历八月十五前后恰好是秋收作物和各种果品成熟的时候,此时大家载歌载舞庆祝自己辛勤劳作得到的丰硕果实,同时会祭拜土地神和祭天,而月为丰收之神,祭祀活动也叫秋报祭月。可见中秋节与古人“秋报”遗传下来的习俗也是息息相关的。
第三,中秋节与人类的生活习惯有关。中秋时节一般在白露或者是秋分节气中,此时地球与太阳的倾斜度加大,夏季风逐渐消退,冬季风还很微弱,气温凉爽、空气清新、天空洁净。特别是八月十五的晚上,月亮看上去大大圆圆,光辉皎洁,让人心旷神怡,进行赏月活动可以让人放松愉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