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建社会里,等级制度森严,对于“死”的叫法,也有严格的专称。天子死叫做“崩”,也叫“山陵崩”或“驾崩”,意思是好像山从高处塌下来,是最严重的事。诸侯国的国君死了,叫做“薨”,它的意思是“倾覆”。春秋之时,王纲解纽,周朝名存实亡,周天子失去了控制天下的能力,诸侯各自为大,僭越名分,不守规矩,连“死”的称呼也要争夺,不叫“薨”,也称“崩”。天子和诸侯以下一级是大夫。大夫(官名)死叫做“卒”(终了之意)。接下来是“士”(读书人),他们的死,叫做“不禄”。至于一般人的死,那就称“死”了。
而民间对于“死”的叫法,更加丰富多采,例如;过去了,过世了,去了,走了,回去了,长眠了,做老人了,做古人了,上西天了等等。有点文化的人,对于“死”的叫法,又不一样了,如:辞去人世,百年之后,寿终正寝(男的),寿终内寝(女的),成为故物,呜呼哀哉,已故,作古,等。死的叫法,还有因年龄而不同的。上面所列举的那些词语,要上了二十岁的人死了才有权“享受”它,十九岁以下的人死了,一概叫做“殇”或“夭”、“夭折”、“夭逝”。
除了职位、年龄的限制外,死的叫法,还受感情色彩的支配,敬爱的或亲近的人死了,常用“逝世”,“去世”,这些褒义词;憎恨的人死了,用“死去”,“死掉”这类贬义词。
最后,因为宗教信仰自由,所以,还要提到宗教上对“死”的专称。佛教和尚、尼姑死了都叫“圆寂”或叫“涅盘”;道教的道士死了,另有美称,叫做“羽化”,也叫做“登仙”。
父母去世后,子女的第一件事是向亲戚朋友分出通知。这种报告丧事的通知,叫做“讣告”或“讣闻”(古代“赴,报,讣”三字通用。现常用“讣”,音付)。简单的讣告,仅写明死者与发讣告人的关系及他去世的日期,详细的讣告,可在讣文内叙述死者的生平事略和临终的病情等。讣告是报告丧事的书信。亲友接到讣告后,要发出“唁( yàn)电”或“唁函”。唁函,是给孝子的慰问信。亲友到死者家里去慰问,这叫做“吊唁”“吊丧”或“奔丧”。
人死后,办理丧事叫做“治丧”。治是管理的意思。在治丧期内(古礼三年,后来减为百日,也有省作四十九天的),子孙都叫“居丧”。居丧,即“处在丧事中”之意。居丧期间要举行多次祭奠(对死者陈设祭品致敬之谓)和哀悼。祭奠或开追悼会之前,孝子要发出通知,通知的落款,百日内写作“孤(哀)子×××泣血”。泣血,郑玄注:“言泣无声如血出”。“泣血”的意思是非常哀痛,如不用“泣血”一词,可用“枕块”。枕块,是用土块作枕头。用土块作枕头,取其简陋、随便之意。父母死了,做孝子的,本应“痛不欲生”,怎能在日常生活上讲求舒服、安逸呢?土块当然比不上棉枕好睡,“枕块”正是为了不敢安睡,时时思念着父母养育之恩。
死者的亲人在居交期间所穿的衣服,叫做“丧服”(有的地方叫“孝服”)。由于生者和死者的亲属关系不同,所以,丧服依亲疏远近而分为五个等级,这叫“五服”。“五服内”的人与死者的亲属关系较亲近,丧服较重,服丧期较长;“五服外”的较疏远,丧服较轻,服丧期较短。“五服”各有其特殊名称,即:斩衰( zhǎ cuī),齐衰( zī cuī),大功,小功和緦麻。斩衰,是用刀剁成(斩)的不缝边(衰)的最粗的生麻布丧服,取其紧急、无心讲究、随随便便之意,是五服中最重的一种。父亲死了,子和女(未出嫁的)要服斩衰;长子死了,丈夫死了,父亲、妻子都是服斩衰的。斩衰期都是三个年头(两周年)。齐衰,是用熟布做成的。因缝了边,故叫“齐”。齐衰期有三个月的,一年的和三年的。其他,大功九个月,小功五个月,麻三个月,这三种丧服,都是用较细的熟麻布做的。
现如今,这些习俗除了农村地区很难看到了。一般服丧都简化为佩戴黑臂章,过单数“七”的,一七,三七,七七。随着时代发展,服丧期缩短到特殊的那几个日期。但是,寄托哀思的情感,依旧没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