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74年秦始皇陵兵马俑在陕西临潼被首次发现起,已经过去了40多年。如今,作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兵马俑成为中国古代文明的金字名片,享誉海内外。
秦始皇陵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陵园。它始建于公元前247年,历时38年,动用劳役72万人,移动土方500多万立方米。陵区占地约60平方公里,由内城和外城组成,包括帝陵封土、地宫、陵园内外城城垣与门阙、陵寝建筑和阻水与排水设施,以及陵园内外的陪葬墓、陪葬坑等大量陵园设施。著名的陪葬坑有兵马俑坑、铜车马坑、石质甲胄坑、马厩坑、动物坑等。陵区内现已发现的各类文物多达数万件,包括陶俑、建筑材料、生产工具、生活用具、兵器、礼器、量器、印章等多种类别,为研究秦代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艺术等,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秦始皇陵建造时间之久,规模之大,结构之复杂,从葬之丰富,在历代帝王陵墓中都绝无仅有,呈现出千古一帝的宏大气势。秦始皇陵一、二、三、四号兵马俑坑,位于秦始皇陵东侧,都是地下巷道式的土木结构建筑。一、二、三号兵马俑坑内共有与真人、真马大小相似的陶俑、陶马约8000件。四号坑内空无一物,可能是秦二世亡而未及建成。据研究,一号坑居右,或为车兵与步兵结合的右军;二号坑居左,应属集车、步、骑、弓弩兵于一体的左军;未建成的四号坑可能是中军;三号坑则是统率三军的幕府。这四座兵马俑坑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秦代军阵系统,应属护卫秦始皇陵的宿卫军形象。
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古代中国”展厅的入口处展示的即是1974年秦始皇陵兵马俑坑出土的武士陶俑和陶马。武士陶俑头戴单版长冠,上身穿长襦,外披铠甲,足登方口齐头履,右手半握,原应执长柄兵器,左手自然下垂, 神情威严地立于长方形踏板上。根据服饰、甲衣和冠帽的不同,秦始皇陵武士俑可分为军吏俑和士兵俑两大类,其中军吏俑又有高级、中级和下级之分。一般来说,高级军吏俑即将军俑,佩戴的是鹖冠,穿双垂长襦,披彩色鱼鳞甲;中级军吏俑或穿胡服,着齐边甲,戴双版长冠;下级军吏俑穿战袍或铠甲,戴单版长冠。因此,从此件陶俑的冠帽、衣着可以判断它为秦代下级军吏俑的形象。铠甲武士俑也称重装步兵俑,是秦始皇兵马俑坑中数量最多的兵俑,约占步兵俑的80%,步兵俑手中所执兵器有戈、矛、戟、铍和弓弩。
除了英伟骁勇的武士陶俑外,秦兵马俑坑还出土了600余件陶马,是秦人素善养马的真实写照。史籍记载,秦人祖先造父以善驾车著称,徐偃王发动叛乱时,他为周穆王驾车,曾日行千里以解救叛乱。战国时期,秦国养马业发展迅速,从中央到地方都设有养马场——厩苑,并且建立了军中评比的制度。在考核中被评为下等的,养马人以及厩苑的主管官员都要受到惩罚。秦始皇陵兵马俑坑出土的陶马有两种役使方式,一种是披有鞍鞯、用作骑兵坐骑的,称为乘马,另外一种是用作挽拽战车的,即车马,此马当属后者。兵马俑坑出土木质战车130余乘,通常由4匹马驾驶。
陶俑、陶马再配以战车、兵器,把秦始皇统一六国的英勇之师生动再现出来,如此庞大的地下军团,不禁使人们产生疑问:究竟秦的军事制度是如何运作的?为什么它能在六国中脱颖而出,完成一统天下的大业呢?这和秦自商鞅变法以来推行的军功爵制密不可分。
秦爵以军功论,军功又以杀人多寡为标准,即所谓的“首级制”。《商君书·境内》篇云:“能得甲首以者,赏爵一级”,这是首级制的基本原则。不过,值得注意的是,低等爵可以一首论为一级,而高爵者则不能以此标准计功论爵。因为高爵者在军中必为军吏,军吏在战场的主要职责在于指挥,而不是亲自杀敌。秦对军吏和普通士卒在计功论爵问题上的区别对待,是比较合理的。一方面,普通士卒获得爵位的门槛较低,更能激发战斗力,为获得社会政治地位和相匹配的经济利益,秦兵在战场上往往能够奋勇杀敌,争先立功。另一方面,对高爵者不再轻易赐予,避免了滥赏的现象。同时,鼓励军吏在战场上发挥指挥作用,追求集体功而非个人功。
秦爵位的论赐需经历“验首、论功”等一套严密的流程。验首的目的在于给论功提供依据。每次战争结束后,相关部门立即将斩首情况公布陈列并加以校验,同时处理一些“夺首”“争首”的案件。斩首经校验无误,便将数据提供给战士户籍所在县,由县根据规定论功爵,给予相应的经济待遇,比如赐予田宅或食邑户数。对于一些特殊情况,秦法也有具体的规定:如果本人阵亡,其爵位和受赐的土地等,可传给其后人;如评议不实或评议虽然属实,有军功者又犯了罪,而他的爵位没有颁布下来,就取消他的爵位,他的后人亦不能获得赏赐。此外,严明的法纪也是秦军在战场上“从令如流,死不旋踵”的重要原因。
秦始皇正是通过军功爵制,形成一支训练有素的英勇之师,通过十年统一战争次第消灭六国,建立起庞大的秦帝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