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义勇为死亡的处理方式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以及《见义勇为人员奖励和保障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以下是具体的处理措施:
正当防卫与刑事责任
如果行为人在实施见义勇为行为时,其行为是为了制止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并且对不法侵害人造成了损害,那么该行为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
如果防卫行为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了重大损害,那么行为人应当负刑事责任,但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烈士评定与待遇
如果见义勇为者符合烈士评定条件,依法评定为烈士,家属可以享受《烈士褒扬条例》相关待遇。
不符合烈士评定条件但属于因公牺牲情形的,按照《军人抚恤优待条例》相关规定予以抚恤。
工伤认定与待遇
如果见义勇为行为被认定为工伤,家属可以享受一次性补助金以及相当于本人40个月工资的遗属特别补助金。
参加工伤保险的见义勇为人员,依法享受工伤保险待遇。
抚恤与奖金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对确认的见义勇为人员可以给予通报嘉奖、颁发奖金、授予见义勇为荣誉称号等表彰或奖励。
因见义勇为而牺牲的人员,经省人民政府见义勇为评定委员会确认,由省人民政府颁发一次性抚恤奖金,具体金额根据牺牲者的具体情况而定。
医疗与费用垫付
因见义勇为遭受人身损害并有侵权人的,侵权人或侵权人的监护人应当依法承担侵权责任。同时,因见义勇为行为导致死亡的,公安机关应垫付丧葬费。
因见义勇为而遭受人身损害并有受益人的,相关费用可以由受益人或受益人的监护人适当承担。
就业与保障
对就业困难的见义勇为人员,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优先纳入就业援助,优先安排到公益性岗位。
符合城乡低保条件的见义勇为人员及其家庭,应当按照有关规定纳入低保范围,并享受相关救助。
住房保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符合住房保障条件的城市见义勇为人员家庭优先纳入住房保障,优先配租、配售保障性住房或发放住房租赁补贴。
其他保障
对见义勇为人员的个人资料和相关事迹,公安机关及有关部门应当保密。
因见义勇为致使本人或其近亲属人身、财产安全受到威胁的,公安机关应当采取有效措施予以保护。
综上所述,见义勇为死亡的处理涉及多个方面,包括烈士评定、工伤认定、抚恤金发放、医疗保障、就业援助、住房保障等。具体待遇和补偿标准根据见义勇为者的具体情况和相关法律法规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