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看完还是挺难过的,这部电影,对于人性的描写,可谓到了淋漓尽致的地步。
纵观整部电影,以黑色幽默为主线,却在夹缝中凸显了人性的多变,现实的悲哀。
前期多以讨笑为主,看完结局让人泪流满面,内心沉重不堪。
沈腾更是评价比电影:“情境设置先声夺人,高山滚鼓愈演愈神,演员爆发很准确,电影真的好看。”
确实好看,只是张一曼最后的疯癫与自杀,是我难以接受的痛。
那张一曼到底为什么疯呢?
01 始终保持真我,不愿被世俗污染
张一曼这个人物褒贬不一。
有很多人认为张一曼虽然表面浪荡,但是内心恪守自我,也很善良。
而有的人认为张一曼太过于随意,是个极其幼稚且无聊的人物。
我是认同第一种观点的。
可是在男女情感方面,张一曼确实有些荒唐,在那个年代当中,张一曼的表现,确实有些过分,会被人说三道四。
但是她始终是有自己的原则的。
她不图钱,不破坏别人家庭。
不和不喜欢的人在一起,也深知自己配不上安稳的生活,所以不接受裴魁山。
对于铜匠的表白,也用自己的恶语,打消铜匠的念头。
从这些方面来看,张一曼内心是炙热且善良的。
当然,电影中没有交代她之前在城里到底发生过什么,又或者经历过什么,才变得如此模样。
但一定不乐观。
她的全部希望,好像都在这个学校里。
用毫不在乎的语气,看起来浪荡的外表,来掩饰内心的悲哀。
但那时的她,是有希望的。
直到一切一点点地变化,谎言一步步被拆穿,再没有回转的余地。
现实的罪恶嘴脸显露,张一曼为了维持内心最后的纯净,只得“疯了”。
只有疯了,她才不会被关注,不会被在乎,也没有理由再牵扯其中。
02 对身边人改变的失望与彻底的绝望
与其说张一曼最后疯癫,且自杀了。
倒不如说,我希望她是“装疯”。
因为她目睹了一切的发展,目睹了身边所有人的改变,让她喘不过气来,也接受不了。
首先说一说裴魁山,裴魁山平时就有一些软弱和自私,但是最起码在学校遇到困难的时候。还是愿意掏出自己的工资。
但是在张一曼拒绝他以后,且跟铜匠发生关系,这让裴魁山变了,或者说是露出了本来的面目。
处处跟张一曼作对,更是借机对张一曼破口大骂,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
裴魁山就是典型的“你不爱我,我就要毁了你。”
其次就是张铁男。
一开始的张铁男勇敢正义,不畏强权,但是在一颗子弹划过他的脸庞,从死神那里绕一圈之后,张铁男就变了。
不再勇敢,甚至拍马屁,奉承。
尤其在张一曼快要被强奸的时候,张铁男伸出的手,几秒之后便缩回了。
张铁男的懦弱,冷漠,跟之前形成了剧烈的反差。
他彻彻底底地变了。
还有校长,虚伪的面目越来越严重。
为了所谓的“教育建设”,一次次让张一曼走在被侮辱的第一线。
校长的虚伪外壳越来越重,彻底让张一曼迷花了眼。
所以她要疯,她要看不见。
03 被亲近之人的放弃与辱骂,是想逃离的痛
张一曼表面虽荒唐,内心却为任何人着想。
在“掩饰吕得水老师身份”的路上,张一曼一直冲在最前线。
一开始熬夜教铜匠英语,甚至为了快速让铜匠同意第二天拍照,更是“睡服”了他。
都觉得这正应了张一曼的意,但其实也是一种付出。
后来,更是为了不让铜匠身份暴露,听从校长的话,主动出来承认与铜匠搞破鞋。
在铜匠“翻身”之后,更是要求所有人骂张一曼,她又一次忍受欺凌。
她总是冲在最前面,为大家铺平困难。
但是却遭到了所有人的冷漠。
裴魁山的大声辱骂,处处故意为难。
张铁男懦弱后的置之不理。
校长一次次虚伪下的狠心。
更可怕的是铜匠命令把她引以为傲的秀发全部剪掉。
毁了她的美,也毁了她的信念。
铜匠对她头发的毁灭,是张一曼内心最后的崩塌。
所以她疯了。
但我总觉得是“装疯”。
在校长被绑的时候,张一曼听到声响立马跑到窗边去看,有过那几秒的冷静。
但是随后开始疯癫地暗示自己,不要管,不要动。
她很失望,也很痛心,更想逃离这一切。
总结
我始终认为张一曼是外表看似污浊,内心却纯净的代表。
可是身边的所有人将她毁掉。
不止身边朝夕相处的人,更是陌生人的置之不理与冷漠。
接近结尾处,张一曼在佳佳与铜匠的婚礼中,被众人推倒。
她的花被一步步践踏,没有人看她一眼,帮她一下。
最后却把枪踢到了她的手边。
或许这也是一种暗示,该结束了,该在这虚伪冷漠的世界里,结束了。
所以,张一曼走了,彻底地走了。
是一种离去,也是一种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