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礼”一词,最早来源于随份子、凑份子。随份子,就是别人有事的时候你也算一份,出一份钱,或出一份物。凑份子,是指别人有事的时候,几个人或者多人共同往一起凑钱或物。随份子或凑份子的目的,都是为了帮助这个人把事情办了。
早些年,民间老百姓普遍贫寒而且淳朴,富的也没有太富,穷的也没有太穷。可是一旦家里遇到大事,或红事,或白事,个人都很难有能力承办,所以需要亲戚、朋友、邻居帮助随份子、凑份子,大家都出一份力,穷帮穷,富帮富,鱼帮鱼,水帮水,亲友邻居之间相互帮助,众人拾柴火焰高,一个人或一家人很难办到的事情,大家帮助下就能办到了。
早年间,民间老百姓遇到红事或白事,几乎都没有大操大办的,礼节到了就行了,所以凑份子、随份子就能解决问题。尤其是遇到这样的事情,无论是亲戚朋友还是乡邻,都没有看热闹的,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有钱捧钱场,没钱捧人场,家家都有难念的经,遇到难事大家一起帮忙办。所以那年月,人们都积极主动地去帮助别人,争取留一个好名声,留一个好印象,等到自己家里有事,别人也能来帮忙,所以没有溜边回避的,没有躲在家里装作不知道的,无论多少,都要来随份子,都要来凑份子,而且是积极主动的。
值得注意的是,这时候的随份子、凑份子,不仅仅是办喜事的时候,也包括办丧事的时候。这时候只叫随份子、凑份子,还不叫“随礼”。
当随份子、凑份子被称作“随礼”的时候,就不再是前面所说的由于家境贫寒需要大家伙帮助凑钱把事情办了的情况了。随礼主要是突出礼节,不仅随份子、凑份子还要突出礼节的意思,开始讲究数量和档次了。过去只要随份子、凑份子、人来了,就足够了。而当“随礼”的时候,数量不足档次不够,就不够礼数了。这些情况,多数发生在大户人家、富裕人家、官场或职场人士,而在平民百姓那里,还是讲随份子、凑份子。
随礼的时候,送礼的人有礼单,收礼的人有礼帐,讲究的是有来有往,礼尚往来,我有事你来了,你随多少,我要记上帐,等你有事的时候我去,我随多少,只能比你多,不能比你少。这比的展示的是身份、地位、身价、排场,不能让人看扁了。由此可见,当随礼的时候,味道就有些变了,不那么纯朴了,帮助人把事办了的意思,已经基本不存在了。
更变味的还不是随礼,而是借随礼的机会送礼。
随礼与送礼是不同的,随礼是有来有往,礼尚往来,相互的,而送礼是有去无回,说穿了就是贿赂。普通老百姓说随礼,就是随礼,不是送礼。而借着随礼的机会送礼,也可以说这是随礼。这就不是寻常百姓关心的事了。
比送礼更离谱的,是收礼,巧借名目找平衡,趁机敛财。现在一些地方,各种名目的随礼,乌烟瘴气,小姨子过生日、宠物狗逝世纪念日等等,都可以是大摆宴席、大肆收礼敛财的机会。
可是在我们广大的农村,仍然可以听到看到我们的父老乡亲,十里八村赶路去“赶份子”,为的是那份亲情、那份乡情,不能断了,他们依然是那样淳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