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高发!第一大致死元凶,竟然是它…

时间:2025-03-17 07:51:00

初春时节,天气乍暖还寒,心脑血管疾病进入高发期。许多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同时患有“三高”,在气温骤变时,这类人群的心脑血管事件发生和死亡的风险明显增加。

导致我国居民死亡的首因

说到中国人死亡的第一元凶,许多人觉得是癌症,其实并非如此。《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2》显示,我国有3.3亿心脑血管病患者。心脑血管疾病为我国居民第一大致死原因,严重威胁着大众健康。

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

· 压力大。压力较大时,人体皮质醇的分泌增加,皮质醇会刺激食欲,促使血糖升高,使脂肪更多堆积在腰腹部,导致向心性肥胖。

· 肥胖。肥胖人群的脂肪在体内堆积,可导致血脂异常,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形成。有些人体重不超标,四肢瘦,但是腰围过大,这种腹型肥胖往往反映了内脏脂肪过多,也会增加心脑血管疾病发生风险。

· 水果蔬菜吃得少。水果蔬菜中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维生素C、维生素E和其他抗氧化剂,可以帮助降低胆固醇,增加血管弹性,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 缺乏运动。长期运动量过少,会导致血液黏稠度增加,心脏功能下降,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概率。

· 吸烟饮酒。酒和烟草中的有害物质可损伤血管内皮细胞,使脂质更易沉积在血管壁上,形成动脉斑块,导致血管狭窄或闭塞。

· 高血压、血脂高、糖尿病。长期高血压会使血管壁承受过高的压力,导致血管硬化、狭窄甚至破裂,增加心肌梗死、脑卒中等疾病的发生风险。高血糖会损伤血管内皮细胞,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血脂高会导致血液中的脂质沉积在血管壁上,进一步加重血管狭窄和阻塞。

“三高”是心脑血管疾病的加速器

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三者有共同的发病基础,如不良饮食习惯、缺乏运动、肥胖等。如果“一高”没有控制好,另外“两高”也往往随之而来。“三高”会共同作用,加速对血管的损害,每增加“一高”,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可成倍增加。因此调控好“三高”,对改善患者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日常生活中,如何调控“三高”?

· 坚持进行适量的运动锻炼。

· 合理搭配饮食,限盐控油。

· 规律作息,避免熬夜。

· 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过度紧张和焦虑。

· 已经患有“三高”的人群,要进行规范的药物治疗,控制病情发展。

年纪大了,胖一点更健康?

有研究显示,老年人通常比标准体重超10%,更有益于健康。适度的体重增加有助于增强免疫力和抗病能力,微胖的老年人往往有更好的营养储备,能够更有效抵御一些疾病。

此外,老年人保持一定的肌肉量非常重要,随着年龄增长,肌肉逐渐流失,可导致多种健康问题,如代谢率下降、平衡能力下降、增加跌倒和骨折的风险等。因此,老年人在调控“三高”时,不能一味追求瘦,而是要注重肌肉的保持和体重的合理控制

――― ★ ―――

稿件来源|央视财经《职场健康课》 看齐综合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向原创致敬

看齐编辑|冯丽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