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答好增进民生福祉“司法答卷”——访贵州省高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茆荣华

时间:2025-04-07 11:16:00

2024年10月30日,贵州高院党组书记、院长茆荣华(左三)赴贵阳市南明区人民法院调研指导工作。杨勇 摄

全国法院学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电视电话会议强调,要持之以恒抓好重点民生司法政策措施落实。2024年,贵州法院始终坚持人民至上,实实在在办好百姓身边案,持续增进民生福祉。近日,围绕“司法服务民生权益保障”这一主题,贵州省高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茆荣华接受了记者专访。

记者:近年来,大家对劳动者权益保护越来越关注,能否请您介绍一下贵州法院保障劳动者权益的相关做法?

茆荣华:我们狠抓案件提质增效,确保公平正义落地落实。组建专业审判团队,对劳动争议案件进行归口管理,强化条线指导、专业审判。编制劳动争议审判白皮书,发布2024年十大欠薪纠纷典型案例,统一裁判规则,不断增强劳动者司法获得感。做实多元解纷,减轻劳动者诉累。联合省总工会等单位印发运用“一函两书”制度保障劳动者权益工作意见,全覆盖推广“互联网﹢调解仲裁”,统筹推进“总对总”在线诉调对接工作,为群众提供一站式劳动争议解纷服务。全力保障劳动者胜诉权益,确保劳有所得。开展“小标的·大民生”专项执行行动,加大对拖欠农民工薪资案件的执行力度,执结案件1.03万件,帮助追回2.21亿元“辛苦钱”。

记者:人身损害关乎百姓生命健康与切身利益,能否请您介绍一下相关审判工作情况?

茆荣华:在统一裁判尺度方面,制定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赔偿项目计算标准,进一步明确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中的具体赔偿项目、计算方法等,确保全省法院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和裁判思路的统一。在以裁判引领社会价值方面,发布典型案例,审理的判令侵权方向已达退休年龄仍在工作领薪的老人支付误工费一案,在全社会推动形成了保障“老有所为”的价值理念,被写入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在做好关心服务方面,会同民政等部门建立司法救助与社会救助衔接机制,保障生活困难受害人得到有效救治,与多部门建立机动车交通事故多元解纷机制,提高人身损害赔偿纠纷解决效率。

记者:未成年人保护事关千家万户的和谐幸福,请问贵州法院做了哪些工作呢?

茆荣华:我们推动审判机构专业化建设。在省高院和各市(州)中院设立未成年人保护综合审判庭,各基层法院组建专门合议庭,实现对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归口管理、集中办理、专业审理。坚持惩治与预防并重。严厉打击侵害未成年人权益犯罪,依法判处拐卖17名儿童的余华英死刑,形成有力震慑。对未成年人犯罪宽容但不纵容,做好回访帮教、犯罪记录封存,帮助未成年罪犯悔过自新、重返社会。着力推动综合治理。部署开展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十大行动,选派2021名干警担任法治副校长,建立家庭教育指导工作机构45个,发出关爱未成年人提示卡9725份、家庭教育指导令1356份,推动“六大保护”融合发力。

下一步,我们将把学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与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紧密结合起来,始终牢记感受公平正义的主体是人民群众,聚焦百姓所急所盼,以“如我在诉”意识办好民生案,加强婚姻家庭、养老育幼、助残扶弱、劳动就业、消费文旅等民生权益保障,持续增强人民群众司法获得感。

来源 人民法院报 1版

一审 何永利

二审 田洋

三审 欧阳海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