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论丨田易凡:以点带面,吸引更多资源汇聚黄金内湾

时间:2025-04-11 10:14:00

中山市委党校决策咨询部教师田易凡。

深中在规划层面上的互动,表现出的是珠江口东西两岸之间发展需求的对接。长期以来,珠江口东西两岸之间发展存在差异,相较于珠江口西岸城市,珠江口东岸城市普遍科技创新能力强、先进制造实力雄厚、生产性服务业完善、人才优势显著,但也面临资源要素成本上升、发展空间受限等一系列问题。东岸城市亟须拓展发展空间,西岸城市亟须产业转型升级,由此产生东西两岸城市间的需求对接。

深中通道的开通,正是加强了珠江口西岸都市圈与深圳都市圈间的紧密联系和互动,实现了珠江口东西两岸之间产业的优势互补,将珠江口西岸的制造业优势与珠江口东岸的生产性服务业优势相结合,加快广东省珠江口东西两岸间协调发展。因此,通过促进深中规划一体化发展,可以加快科技、人才、金融等要素的跨市流动,实现城市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布局的有序衔接。

近年来,深中之间的联动频率不断提升,政府间合作不断加深,相继推出了系列协作计划和可落地的项目,通过空间链接和功能互补实现双向赋能。中山市正以“工改”为牵引,不断拓展深中合作产业空间。中山还需深入研究分析深圳产业链结构,围绕“20+8”产业集群,着重发展上下游配套产业,融入深圳产业结构链条中,构建“深圳总部+中山制造”“深圳创新+中山转化”“深圳链主+中山配套”的发展格局。特别是面向前海现代服务业合作区,中山要利用好深圳生产性服务业优势,通过数智技术、金融服务、跨境电商、会展物流等方面为中山产业赋能,培育高端制造业品牌,不断拓宽国内国际市场。

此外,围绕深中一体化发展,中山需保障城镇布局、生态空间、基本公共服务、社会治理等方面融合,高质量做好国土空间规划要素保障服务,及时解决重大项目推进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促进重大合作平台和重大项目的落地。

深中同城化的进程以点带面,加强了珠江口东西岸的良性互动,深圳的高端人才、创新资源、金融服务等要素,与中山的土地空间、制造业基础等相结合,有利于形成强大发展合力,吸引更多的资源要素向“黄金内湾”集聚,促进区域内资源要素优化配置和产业协同发展,引领“黄金内湾”城市形成更紧密的经济网络,提升“黄金内湾”作为大湾区核心区域的经济集聚效应和辐射带动能力。

作者:田易凡

作者系中山市委党校决策咨询部教师

整理:南方+记者 陈少宏

【作者】 陈少宏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