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下午,省委社会工作部社会工作观察员聘任仪式暨岗前培训活动在广州举行,李锦顺等20人受聘为广东省首批公开招募的省级社会工作观察员。活动中,正式启动了2025年度主题观察活动。

△活动现场。
省委社会工作部自去年1月初成立后,持续推进社会工作观察制度建设。截至目前,全省共有社会工作观察员1400多名,遍布城乡社区、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在收集民意、汇聚民智、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接下来,广东将力争通过2至3年的努力,实现全省各地社会工作观察相关工作制度基本完善,社会工作观察联系站点建设初具规模,社会工作观察制度助力社会治理现代化、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的作用充分显现。
推动社工服务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
“作为观察员,我将坚持扎根一线,倾听社情民意。”广州市南方社会服务评估与研究中心总干事郝雪云从事社会工作服务15年。她说,今后将深入社区、走进服务对象,用专业视角发现服务盲点,为政策制定提供依据;另外,将继续发挥社会工作专业优势,在服务实践中积极联动政府、社会组织、志愿者等多方力量,推动社会工作专业服务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助力基层治理体系的完善和治理效能的提升。
社会工作观察制度和社会工作观察员队伍建设是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基础性工作,是新时代密切联系群众和认识改造基层治理的创新性举措。观察员开展观察工作属于志愿服务性质,聘期一般为3年,观察对象是所在地域、行业、领域内具有广泛性、普遍性、代表性的社会问题和社会现象,重点聚焦社会发展、社会保障、社会稳定方面。
活动现场,惠州学院政法学院副院长周巍受聘为省委社会工作部社会工作观察员。“高质量的研究成果,有助增强社会工作政策的科学性和专业性。”他说,社会工作观察员制度可借助高校科研团队的力量,共同推动社会工作理论和实践研究的发展。
高质量社会工作人才队伍是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的人力资源基础。从事社会工作教学多年的周巍建议,加快研究制定加强新时代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相关政策,明确未来一个时期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目标任务和思路举措;同时,应进一步建立健全社会工作人才培养、评价、使用、激励各项制度,提升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参与基层治理的能力水平,为社会工作的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和制度保障。
“社会工作观察制度是党委社会工作部门直接联系掌握基层情况的重要途径。”省委社会工作部有关负责人介绍,广东已经探索建立了分级分类办理机制,实行重大问题“直报直办”、简单问题“即时速办”、复杂问题“联席会办”、共性难题“提级专办”,初步形成了社会工作观察建议的收集、研判、办理、督办、反馈的闭环管理模式,推动观察员的观察成果能够及时有效得到回应。
以“观察直通车”提升办理实效
近年来,广东在健全完善社会工作体制机制方面,进行了诸多探索。
去年3月,省委社会工作部在清远设立全省首个社会工作观察站,并聘任5名“乡村新闻官”作为全省首批社会工作观察员;同年10月,在全省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主题系列活动清远现场会上,省委社会工作部正式部署建立社会工作观察制度,将党的社会工作延伸到基层,推动资源服务管理下沉基层,通过在基层建设社会工作观察联系站点和社会工作观察员队伍,自上而下传递党的方针政策,自下而上征集人民建议,进一步加强党和政府与基层群众的沟通交流。
“观察员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我希望能结合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为做好社会工作尽一份心。”在肇庆学院校团委专职团干何艺珊看来,社会工作观察员作为社会工作领域的特殊参与者,承担着独特的使命,是“扎根一线的桥梁”“专业发展的眼睛”“创新突破的智库”。她说,今后将以专业之力、赤诚之心,敢于担当作为,与全省社会工作者携手同行,努力为打造具有广东特色的民生幸福标杆写下温暖注脚。
记者在活动现场获悉,接下来,广东将力争通过2至3年的努力,实现全省各地社会工作观察相关工作制度基本完善,社会工作观察联系站点建设初具规模,社会工作观察员队伍持续壮大,社会工作观察方式灵活多样。
其中,在观察方法方面,将灵活运用挂钩驻点、定期观察、委托观察、合作观察等方式,综合应用实地观察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等开展观察活动。另外,运用新媒体、人工智能工具等进行网络观察,注重观察网络平台的社情民意,还将应用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等技术,探索设立“数字观察员”。
为加强社会工作观察成果办理,广东将建立“观察直通车”制度,观察员观察到相关情况后,第一时间报告所属观察联系站点。情况重大、紧急的,直接报告所聘的党委社会工作部领导及相关工作机构(平台),确保党委社会工作部迅速掌握第一手信息。
广东首批公开招募的省级社会工作观察员名单
李锦顺 周巍 梁鸣 刘苑霞 肖志锋 张肖冰 陈金娇 黄裔华 汪本宏 杨原青
贺彩霞 赖海臻 李宗晋 唐秀荣 陈文岳 郝雪云 刘玉平 游华元 奚少敏 何艺珊
南方+记者 龚春辉 通讯员 岳舍
【作者】 龚春辉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