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群服务架起“连心桥”

时间:2025-04-24 10:10:00

良洞村开展公益讲堂活动,丰富青少年课余生活。受访者供图

“以前,村里老人只能在小卖部打牌聊天,没有什么好去处,现在不一样了,村里每周都会举办活动,前几天才有老师到村里给我们开健康养生讲座!”良洞村的秦大爷满脸笑容地说。这是良洞村党群服务中心在提质增效工作上取得成效的缩影。

近年来,簕竹镇良洞村始终坚持党建引领,聚焦建设“两社三中心”目标任务,依托村党群服务阵地和资源,聚力打造服务中心、邻里中心、活动中心,充分展现出和谐的社气与优良的社品,助力塑造既聚人气更聚人心的党群服务示范标杆。

精准服务暖民心

为精准掌握村民需求,良洞村建立了镇村干部定期下乡走访机制。每周镇村干部都会穿梭在村里的背街小巷、田间地头,与村民围坐在一起,唠家常、听诉求,通过这种“以脚步丈量需求”的方式,累计收集村民需求400余条,并根据村民需求探索实施党群服务中心“硬件升级+服务优化”双轮驱动策略,让服务更暖心贴心。

一方面,良洞村坚持“党建引领、共享共用”理念,积极探索“阵地换服务”,将党群服务阵地进行“室场共享”“空间共享”“服务共享”,突出党群服务阵地学习教育、商事议事、综合办事、公共服务等功能,持续优化改善内部空间。在党群服务中心一楼办事大厅增设便民服务点、代办服务点,并将东轩书院和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现有布局和功能分区进行优化,实现以党群服务中心为牵引,联结党建广场、村史文化馆等多元服务阵地,打造良洞村“15分钟党群服务圈”。

另一方面,良洞村充分利用镇级推行“党建+社会救助”的志愿服务资源,结合本村村民需求,创新实施“菜单式服务”。针对村民群众提及较多、呼声较高的服务事项,良洞村积极链接县、镇师资团队和社工资源,围绕文化传承、书法绘画、健康养生、公益理发、电信防诈、休闲娱乐等,常态化开展服务活动,满足村民的多样化需求。

邻里共商聚民心

为实现发展共享,有效化解各类矛盾纠纷,促进邻里和谐,良洞村在党群服务中心设立了“议事协商室”,依托党建引领“多网合一”信息平台、党员联系户制度和“四个万家”普遍直接联系群众活动,组织各级网格员进村入户收集民意,由各村民小组长整理成议题,定期召开村民议事会,邀请村民代表等共商村庄发展大计,并结合村民自治积分制,激励更多村民为村集体事业出力,让村民从“旁观者”变为“主事人”。2024年以来,累计开展议事活动12次,解决民生实事16件,内容涵盖村内的大小事务,如居家养老服务站建设、卫生站升级改造、停车位规划等。

此外,良洞村还成功组建起一支以老干部、退休教师、退役军人、党员中心户等为主体的“邻里互助队”,积极组织开展家电维修、裁剪缝补、法律咨询、敬老慰问等各类邻里互助活动,致力于营造邻里守望、互帮互助的良好风尚。“邻里互助队”成立以来,共开展互助活动27次,累计服务工时70个,邻里感情不断升温。

多彩活动乐民心

良洞村现有常住人口近720人,其中60岁以上老人243名,青少年近200名。对此,良洞村根据本村人口年龄特点,重点突出对“一老一少”群体的关怀,通过链接上级资源和整合村内资源,将所筹集的部分资金用作活动经费,办好“家门口”的活动,让“勤劳务实、团结包容、崇善厚德”的良洞精神融入到丰富多彩的活动中,赋能提升村庄社品。针对村内中老年人生活单调、缺乏精神活力的问题,良洞村常态化开展弘扬经典文化免费观影活动,精心挑选《建党伟业》《上甘岭》等具有深刻教育意义的红色影片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进行播放,为村民带来一场丰盛的“文化大餐”,通过光影的力量传递红色精神与积极向上的态度。此外,良洞村积极对接县、镇医疗资源,定期开展义诊活动,让村民能在家门口享受到优质医疗服务。今年以来,累计组织免费观影、爱心义诊等重点服务中老年群体活动9次,受益群众248人。针对村内青少年课余生活匮乏的问题,良洞村积极与上级团委和人才驿站等部门协调沟通,利用周末和寒暑假的时间,发动大学生志愿者到村内开展手工制作、绘画、书法、阅读等公益讲堂活动,丰富了青少年的课余生活,助力他们全方位学习成长。

冯凯思 林晓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