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日,江苏省盐城市亭湖新区初级中学举行了科学副校长聘任仪式,盐城师范学院信息与工程学院教授丁向民在受聘时表示,依托高校科研优势,提升教师科技教学能力,指导学生参与科技创新竞赛,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与创新思维。
3月31日,盐城市亭湖小学科学副校长陈惠彪带领团队为学生们带来一场科技感十足的航模表演,同学们围成一圈,兴致勃勃地聆听各种航模的特点,眼中闪烁着对科技探索的好奇与向往。
连日来,盐城市亭湖区中小学按照《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指南》要求,结合自身实际,纷纷向专家学者们抛出了“橄榄枝”:有的学校与地方高校教授达成协议;有的学校聘请企业顶尖专家担纲;有的学校拥有丰富的家长资源,邀请家长们走进课堂。32名科技人才正式成为亭湖区中小学科学教育的“领航者”,实现了“中小学配备科学副校长全覆盖”的目标。
4月12日,盐城市解放路实验学校举行了以“科教融合 星火燎原”为主题的科技教育共建仪式暨科普进校园活动,盐城师范学院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副院长朱成云教授团队让学生大开眼界。“立足两校资源优势,以‘协同育人、创新实践’为核心,协助开发校本科技课程,策划科技活动,联合开展师资培训与科普讲座,共建创客空间、科技社团,打造校地合作典范,为提升青少年科学素养贡献高校力量。”朱成云说。“聘任高校教授担任科学副校长后,学校科学教育焕发出新活力。”盐城市解放路实验学校校长马俪家介绍,参与指导策划“液氮云”“大象牙膏实验”“磁铁穿铜管”等科学实验秀,单场活动吸引百余人次体验。
盐城师范学院茆福林博士担任盐城小学科学副校长后,提出了设立“科技创新节”的构想并推动落地,“马德堡半球”“非牛顿流体的秘密”“酒精冲天炮”“特斯拉线圈”等贴近生活的科技小实验,让整个校园充满创新与探索的氛围,每一个学生在动手操作和亲自体验中充分感受到科学的魅力。茆福林联合学校实施的“沃土计划”和“脱颖计划”很有“科技含量”,教师层面重在研发教程、教案、教具和团队建设;学生层面重在基础教育阶段筛选理化拔尖苗子,分阶段培养小小科学家。
据了解,受聘为亭湖中小学的科学副校长将依托学术势能与行业辐射力,锚定校本化科技教育顶层设计,帮助学校研发适合学情的科技特色课程;指导学校、教师开展科技教育工作及社团活动;对学校科技教育特色项目及科技节相关赛事提供指导;帮助学校提高科教意识与水平,拓宽科教眼界与思路,促进科教创新工作发展。“科学副校长每月至少一次参加学校科技活动,每周至少一次与学校联系,为学校科学教育出谋划策。”亭湖区教育局基建科负责人郑毅说。
此外,科学副校长将指导学校与青少年宫、科普教育基地等合作对接,协助学校组织学生走进科普教育基地、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高校及科研院所实验室、企业生产线及研发中心等具有科普功能的机构、馆所、园区等,开展沉浸式科学实践,推动中小学科学教育学校主阵地与社会大课堂有机衔接,把优质科普资源投送到学校。
让科技人才这一“稀客”成为学校的“常客”,成为提升中小学生科学素养的“责任主体”,让科学种子在校园生根发芽,盐城市亭湖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探索科教融合长效机制,在常态化开展科学教学上下足功夫,真正让学生感受科技魅力,点燃科技梦想。(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记者 张学军 通讯员 倪同岭 曹振祥)
作者:张学军 倪同岭 曹振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