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厂停产需要遵循以下程序:
评估与决策
明确停工停产的原因,进行市场调研、财务分析和法律评估。
制定详细的停工停产方案,包括起始和预计结束时间、具体范围、员工安置方案、设备维护和保养计划、复工复产条件和计划、财务安排及风险评估与应对措施。
根据公司章程和内部规定,履行内部决策程序,如董事会决议、股东会决议等。
员工安置与沟通
制定员工安置方案,包括工资支付标准(第一个周期按约定支付工资,超过一个工资支付周期发放市最低工资)。
履行民主程序,将方案提交职工代表大会或全体职工讨论,提出方案和意见,与工会或职工代表平等协商确定。
将方案公示或告知劳动者,并与员工进行充分沟通,解答员工的疑问。
通知与公告
向全体劳动者说明情况,包括停工停产的原因、期限、工作安排及薪酬待遇。
听取劳动者的意见并予以解答。
作出停工停产的决议并通知全体劳动者。
如涉及出货,需在《停产通知》上签上“停止出货”字样,并通知货仓将停产产品运至指定区域。
纠正措施
责任部门收到《停产通知》后,分析原因并确定纠正措施,由部门经理评审并报批后执行。
劳动保障部门沟通
在可能或已经出现停工停产情形时,及时向所在地劳动保障部门反映情况,在劳动保障部门指引下做好预案,并将职工异常情况随时报告劳动保障部门,确保停工停产期间的企业秩序与社会秩序的和谐安定。
行政与法律程序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如《劳动合同法》、《行政处罚法》等,履行必要的行政和法律程序,包括税务注销、工商注销、社保停保等手续。
对于重大行政处罚决定,如责令停产停业,应告知当事人有权要求举行听证的权利,并依法组织听证活动。
清算与公告
成立清算组,通知债权人并进行公告。
完成清算程序后,办理工商注销登记,并公告公司终止。
以上程序旨在确保工厂停产的合法合规性,保护劳动者权益,维护企业和社会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