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节气里,你知道这些中医养生“秘诀”吗?

时间:2025-03-20 18:17:00

川观新闻记者 石小宏

3月20日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的春分。春分时节气温继续回升,人体的代谢增强,加之气温经常骤变,容易导致人体阴阳平衡失调。在这个节气里养生有什么方法?四川省第二中医医院副主任中医师陶陶等医生支招养生中医“秘诀”。

春分养生时可“三晒”

春分时节,阳光正盛,勤晒太阳不仅能补充阳气、平衡体内阴气、祛湿排寒、调理气血。还可补钙预防骨质疏松、调节心情,可谓是春天最好的“补药”,对身体大有益处。

晒头顶:可通畅百脉。中医认为,头部是阳气汇集的地方,而头部最易受寒,容易引起头晕、头痛等病症。在上午11点—下午1点之间,阳气最旺盛的时刻晒晒头顶,可滋补阳气、疏通百脉、提神醒脑、令全身气血畅通。

晒手心:助阳生发。晒太阳时,手心是最容易忽略的地方,其实手心中有一个很重要的穴位——劳宫穴。劳宫穴为心包经腧穴,五行属火,有清心火,安心神的作用,我们在晒太阳的时候,不妨将双手摊开,晒晒劳宫穴,可起到舒缓疲劳、促进睡眠、强心益气的功效。

晒后背:气血通畅。春季晒背能温通经络、驱散肺中阴寒、改善消化功能、缓解咳嗽、哮喘等呼吸系统的病症,从而改善身体状态。可在阳台上,或其他有阳光照射的地方,静坐晒背,配合揉搓后背心,每日1小时左右,晒得人暖洋洋,呼吸顺畅为佳。

春分养生需吃“三菜”

吃春菜:吃春菜是春分的习俗。荠菜、香椿、豆苗、莴笋、苋菜都是比较好的选择。

吃鸡肉:春季与肝相对应,春分正是肝气旺盛的时候,此时要注意养肝、护肝,保证肝气舒畅。其次,春天要避免吃脂肪太高的食物。所以鸡肉是不错的选择,脂肪含量不高,也不易上火。注意:春季饮食宜清淡,少油、少辣,以减轻肠胃负担。

吃草莓:春分时节,天气比较干燥,容易上火、食欲不振,草莓可以帮助清热解毒。饭后食用草莓,还能促进肠胃蠕动,帮助消化。

春分节气的食疗方法

同时,专家还特别推荐了几道春分节气里的食谱。

韭菜虾仁粥:大米100克,虾仁50克,韭菜30克,鸡汤1000毫升。做法上,韭菜洗净切段,虾仁去掉虾线、焯水、切碎,白米淘洗干净,以上三味放入锅内加鸡汤同煮成粥,适当加盐调味即成。这道菜有补阳强筋,补肾健脾的功效。适用于阳虚怕冷,腰腿酸软者。

凉拌鱼腥草:鱼腥草250克,精盐、辣椒油、白糖少许。

鱼腥草洗净切段,再用盐水泡几分钟,捞出后加入少许精盐、辣椒油、白糖,拌匀即可上桌。其功效可清肺解毒,利尿通淋,祛湿通便。适用于肺痈吐脓,痰热喘咳,热痢,热淋,痈肿疮毒。

嫩豆腐鲫鱼汤:嫩豆腐500克,鲫鱼肉200克,玉米2大匙,鸡蛋1个,姜丝、香菜、盐、淀粉适量。嫩豆腐、鲫鱼肉切成丁。鸡蛋打散、香菜切小段。锅内加水,煮沸后加入豆腐、鲫鱼肉、玉米。放盐调味,再以水淀粉勾芡,淋上蛋液,撒上姜丝及香菜。有利尿消肿,益气健脾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