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 罗威)3月28日,武汉经开区人大湘口街道工委组织开展“加快种业小镇建设,促进湘洪片区发展”专题调研暨人大代表选民接待日活动。区人大农村工委、区人大代表、街道相关负责人、种业企业代表等,通过实地考察、座谈交流、民意收集等形式,共谋发展良策。
汉南种业小镇位于湘口街,总占地面积约8平方公里,目前已入驻武大天源、亚非种业、楚为生物等数10家种子企业,建成2600亩先期育种基地,初步建立起以粮油种业为主导、蔬菜种业为特色的育繁推一体化发展格局。汉南种业小镇以粮油和蔬菜制备种子为特色,以“资源芯”“数据芯”“安全芯”为核心引擎,集种业科技创新、种业展示交易、种业会展论坛、生物农业及农业观光休闲等为一体。
聚焦种业创新,把脉发展痛点
活动伊始,与会人员实地调研种业小镇,该现代种业小镇旨在打造种子研发、实验、示范、繁育、推广,以及种子加工、存储、贸易、物流于一体的特色小镇。已建成“田、产、城”一体的特色种业小镇。活动重点考察亚非种业、楚为种业等科研基地,详细了解种质资源保护、育种技术攻关、产业融合发展的现状与规划。

与会人员实地调研种业小镇。通讯员供图
街道人大工委主任指出:“种业是农业的‘芯片’,湘口要立足资源优势,强化科技赋能,推动‘育繁推’一体化,打造种业创新高地,加快建设现代种业小镇,促进湘洪片区支点建设”。
在随后召开的座谈会上,区现代科技农业产业园、湘口农场公司、街道经济发展办负责人介绍了种业小镇建设进展。目前种业小镇已引进12家龙头企业,年产值突破44.98亿元,但在基础设施配套、政策扶持力度、人才引进等方面仍需突破。
此外,与会企业代表围绕“优化营商环境”“加强产学研合作”“特色农业发展”“用工难和用工贵”“专业田间人才的引、留、育、用”等方面提出建议,区人大代表逐一记录并回应。

座谈会现场。通讯员供图
倾听民声民意,凝聚共建合力
为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活动专门设置人大代表接待企业选民环节。来自种业小镇选民代表踊跃发言,就“种业小镇带动就业”“用工难和用工贵”“ 农业发展困难”等制约种业发展难题提出诉求。
区人大代表李三芬表示,将此次调研梳理形成问题、建议清单,推动相关人力资源部门协调落实,形成“政府搭台、企业唱戏 、市场运作”的机制,解决种业小镇内季节性用工难和用工贵的难题,确保企业呼声件件有回音。

与会人员实地调研种业小镇。通讯员供图
聚力种业创新,共促支点建设
湘口种业小镇作为湘洪片区的重要支点,以种业小镇为依托,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以武汉经开区出台“种业黄金十条”为契机,对落户种业小镇的企业提供高额奖励和补贴,鼓励种业企业、科研机构等投资现代种业小镇,发展现代高科技农业。
据悉,街道已召开湘洪片区支点建设大会,明确了未来一年的发展目标与工作路径,将在乡村振兴、城镇建设、民生服务、基层治理等多个维度持续发力。
此次调研暨接待日活动,为种业小镇高质量发展把脉问诊、开具良方,更搭建区人大代表与企业选民沟通互动的“连心桥”。湘口街道将以种业创新为突破,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加大政策扶持,强化人才引进和培育,切实解决用工难和用工贵难题,以更高站位、更实举措书写高质量发展的“种业答卷”,推动种业小镇向更高质量发展迈进,为湘洪片区崛起注入强劲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