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古诗词游益阳】这个清明假期,不妨到白鹿寺感受古韵诗风

时间:2025-04-04 09:25:00

华声在线记者 郭朵朵

在益阳悠悠岁月长河中,始建于唐代宪宗元和年间的白鹿寺,恰似资江南岸白鹿山上的一颗夺目明珠,承载千年时光,与佛相伴,晨钟暮鼓,梵音袅袅;又与诗结缘,引得文人墨客留下动人篇章。白鹿寺檀香墨香交织,散发独特魅力。

远瞰白鹿寺。郭朵朵 摄

回溯往昔,唐朝诗人江为走进白鹿寺,因一首《题白鹿寺》被南唐后主赞曰:“此人大是富贵家。”“吟登萧寺旃檀阁”呈现这样一幅图景:诗人拾级而上,登上旃檀木楼阁,香气与香烟相融,尽显寺庙庄严,其心中诗意奔涌,满是对佛教文化的欣赏和敬畏。“醉倚王家玳瑁筵”则将他从清幽的寺庙意境中带出,转入一种洒脱不羁的想象,似见富贵筵席,为白鹿寺增添了一份独特的诗意。

宋代被誉为“南渡第一名臣”的李纲也曾到访白鹿寺,并写下“寺枕清江荫碧梧,萧然景物类东吴”的诗句。寺庙紧挨着河流,有碧梧遮荫,宁静中带着孤寂,令他联想到东吴,触动内心。“登临忽动思归兴,不待秋风可鲙鲈。”白鹿寺的美景让这位抗金名臣瞬间涌起浓烈思乡情,借张翰典故,道出对家乡的深切眷恋。

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黄庭坚,也曾为白鹿寺留下诗篇《和甯子与白鹿寺》。“谷朗岩开见佛灯,云遮雾掩碧层层。”黄庭坚眼中的白鹿寺,山谷中佛灯闪烁,云雾缭绕山峦,宛如仙境。“青山得意看流水,白鹿归来失旧僧”则赋予自然情感,在对美景的陶醉中,满是对时光变迁的感慨,增添厚重历史韵味。

岁月未改白鹿寺与诗、佛的缘分,每首诗词都是诗人与寺的灵魂交流。如今踏入这座益阳规模最大的寺庙,古旧砖石、葱郁树木、悠扬钟声,仍留存着古人的诗意禅意,“白鹿晚钟”还是益阳十景之一。毗邻白鹿寺的会龙山,也是清明出游的好去处,植被在春日里愈发葱郁。

旅行攻略,仅供参考。来源于网络

诗佛相融、古今交织,白鹿寺与会龙山一道构成益阳独特的景致,吸引众人前来探寻、品味这份跨越时空的美好。这个清明假期,不妨来白鹿寺感受古韵诗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