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之际,8位志愿军烈士确认身份,忠骨归乡

时间:2025-04-04 17:19:00

2025年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5周年。从2014年至今,我国已连续11年迎回十一批981位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经过协同各方面力量共同努力,烈士遗骸身份确认工作取得新突破,近期成功为8位归国在韩志愿军烈士确认身份。截至目前,已先后为28位在韩志愿军烈士确认身份、找到亲人。

从回国到回家,从无名到有名,8位志愿军烈士身份确认经历了怎样的过程?当无名烈士重归有名英雄,他们的事迹值得我们铭记!《国家荣光》清明特别节目《英雄回家》,独家视频发布为8位在韩志愿军烈士寻亲的故事。

一枚印章 两位烈士

70多年后能否圆了家族的团圆梦

2022年9月16日,在第九批志愿军烈士遗骸回国的遗物中,有一枚刻有“陈淑彬”字样的印章。莒县的烈士英名录记载:陈淑彬,山东省莒县陵阳镇陈家河水村人,志愿军第73师第38团战士,牺牲于1951年10月。但发现陈淑彬印章的地方,牺牲的都是志愿军第218团的战士,并且牺牲时间都是1953年,难道此陈淑彬非彼陈淑彬?

进一步了解得知,陈家当年不仅有陈淑彬烈士,还有一位陈淑标烈士,他们是兄弟俩,都是在抗美援朝战场牺牲的。而且,弟弟陈淑标登记的信息似乎也有问题,所有谜团都等着DNA鉴定的最终结果。

地名变化 一字之差

烈士索维亮如何回家

2022年7月,江苏省泗洪县退役军人事务局接到市局关于为索维亮烈士寻亲的通知。在翻阅了县里所有的烈士档案后,工作人员并没有找到索维亮烈士的信息。而《江苏省革命烈士英名录》上只登记了一位名叫“索为亮”的烈士,家庭住址是泗洪县金镇。

根据泗洪县地方志记载,金镇后来改名为金锁镇。寻访小组通过调查,锁定了金锁镇乔庄村。但由于年代久远,许多村民对索维亮这个名字都毫无印象。难道寻人的线索就这样中断了?

被划掉的回家心愿

终在70多年后实现

山东省昌邑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工作人员在帮烈士回家的过程中,发现了一封70多年前的家书。写信的人是志愿军第218团的尹述勤。尹述勤在信中给家人报了平安,而书信最后一句话被修改过,划掉的部分依稀可辨认出:再相见不远……但尹述勤最终没有等到跟家人再相见的那天。

1953年7月8日,他牺牲在战场上。当时,距《朝鲜停战协定》最后签署只有不到一个月。时隔70多年,这次他终于回家了。

幼苗已成参天大树

她等到父亲忠骨还乡

家门前的那棵枫树承载着廖美兰对父亲廖天良唯一的记忆,尽管父亲的模样在她的脑海中已经模糊,但她仍清晰记得,当年父亲抱着她摘枫树叶,制作五色糯米饭的情形。

和很多志愿军战士不同,廖天良参军时已27岁,家中有3个孩子。1949年,廖天良跟随部队离开了家乡。走的时候,他告诉家人和乡亲,立功退伍,他就回家,继续做个好丈夫、好父亲。

然而70多年过去,江河川流不息,幼苗长成参天大树,廖天良却一去不归。可廖美兰始终相信,父亲找得到回家的路。他终究会像这棵挺拔的枫树,屹立在家乡的红土地上,再不和亲人分离。

梦里叫过的父亲

是保家卫国的英雄

方汉炳的父亲1952年参军。父亲跟随部队奔赴抗美援朝战场时,方汉炳出生才3个月。儿时的他被人说“没有父亲”,他哭着跑回家,奶奶告诉他,你的父亲是为祖国牺牲的,我们要坚强。然而,他却看见奶奶独自流泪。

他与父亲虽在梦里重逢,却生死相隔,这成了他心里最深的痛。方汉炳做梦都想不到,在父亲牺牲70多年后,国家帮助他朝思暮想的英雄父亲“回到”了家乡。

一个个英雄回家的感人故事,体现着党和国家对烈士的尊崇与铭记,也推动着全社会形成崇尚英雄、缅怀先烈、争做先锋的浓厚氛围。

《国家荣光》清明特别节目《英雄回家》将于4月4日(周五)22:30档在央视综合频道(CCTV-1)播出。

《国家荣光》

讲述英雄故事

共铸国家荣光

来源:央视一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