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工业和信息化厅2024年至2026年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将安康算力中心作为全省智算三大供给侧之一,同时将园区作为全省人工智能产业三大聚集区之一,让企业增强了发展信心、增添了发展动力。”3月28日,安康智算产业园项目负责人熊志银对记者说。
安康智算产业园项目是2024年陕西省级重点项目,总投资47亿元。项目建成运营后,预计可实现年营业收入10亿元,年上缴税收6000万元,带动就业1000人。
秦巴腹地、汉江之畔的安康市通过政策创新、服务升级、环境优化三轮驱动,为民营企业茁壮成长培育了一片沃土。记者了解到,2024年,安康市非公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达57.1%,各类经营主体累计达29.77万户。
政策协同筑牢发展根基
“去年,党中央、国务院及各部委先后印发的《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关于大力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的指导意见》等,为安康推广运用清洁能源提供了有力支持。”陕西安康汉江源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张邦高表示,“公司筹划建设的30万吨甲醇燃料生产调配中心项目已被安康市政府列为重点招商引资项目。遇到困难时,政府专班‘一对一’对接,协调解决,让企业吃下‘定心丸’。”
安康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围绕推动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先后出台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措施、“亲商助企日”制度等,设立1亿元专项资金,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政策工具箱的精准投放更具实效。安康市重点培育生态旅游、新型材料、富硒食品等八大重点产业链,部署实施生态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和绿色工业、科技型企业、电子商务、林业经济、生态渔业五大倍增计划,加速构建具有安康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据了解,安康市聚焦助企纾困政策的落实落细,截至目前,已督促兑付2022年以来国家和省市惠企项目2630个、资金9.07亿元。
创新赋能激发内生动力
“在良好的营商环境下,我们企业经营状况良好、发展势头强劲,被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省级瞪羚企业等,共获得3项核心发明专利和17项实用新型专利,解决了多项关键技术问题。”安康市宏达船舶制造有限公司负责人董建军说。
该公司是一家集船舶设计研发制造、船用产品生产、船员培训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同时也是安康市交通装备制造产业链链主企业。
聚焦创新抓赋能,安康市强化中小企业梯度培育,大力实施“落地、登高、升规、晋位、上市”五大工程,助力企业转型升级;全力打造秦创原绿色产业协同创新示范区,建强全市8条重点产业链。
2024年,安康市新增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5户、创新型中小企业64户;共举办项目路演活动及校企供需对接活动15场次,发布技术需求130余项,促成产学研合作签约27项。
精准服务打通发展堵点
“通过政府有关部门牵线搭桥,我们与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资源中心、湖北梦阳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达成猪苓种植及饮片加工合作协议,建设总投资3300万元的饮片厂项目,从事秦岭道地中药饮片的加工生产。”宁陕梦阳药业饮片有限公司负责人程东说。
安康市聚焦环境抓优化,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行企业开办和简易注销“一件事一次办”改革,有效压缩企业开办、注销时限;推行企业档案查询“免申即享”,实行11项行政许可事项“证照免提交”,并联审批事项要件减少56.3%、办理时限压缩65.1%;推广使用“陕企通”成效显著,上传惠企政策422条,注册量和注册率保持在全省前列,受理办结诉求143件。
安康市工商联主席马倩说:“作为民营企业‘娘家人’,工商联组织要协同推进亲清政商关系建设,用好政企恳谈‘金钥匙’,面对面倾听企业家心声、回应企业家关切,及时反映企业发展难题,发出亲商暖企、安商助企、尊商重企‘最强音’。”(记者 郑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