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德打造全市首个“地标好物”产教融合平台

时间:2025-04-16 18:03:00

4月16日,顺德区正式推出全市首个“地标好物”产教融合平台,通过“政府+高校+农户”三方联动模式,以知识产权保护与电商直播赋能地标经济。活动现场宣布顺德国兰、顺德鳗鱼等4大农产品地理标志通过国家初审,标志着佛山在地标品牌化与产业融合上迈出关键一步。

顺德区正式推出全市首个“地标好物”产教融合平台。图为“佛山地标好物”产教融合平台签约仪式现场。

破解地标产品“出圈难”

当天下午,2025年佛山市“地理标志助力‘百千万工程’主题沙龙”活动在顺德陈村举行。记者了解到,为了让优质地标产品打破地域限制和传统认知局限,从“土特产”变身“网红爆款”,顺德区市监局联合佛山市质量和标准化研究院,与广东南华工商职业学院携手打造“佛山地标好物”平台,并在现场签约合作,为地标产品推广给出了“知识产权保护为盾,电商直播为矛”的破题方案,从三大方面为地标产品打通线上黄金赛道:

一是准入筛选:建立地标产品电商准入规范与知识产权保护体系,通过二维码溯源等技术,保障产品品质与品牌权益;

二是人才孵化:开设《地理标志直播运营》等课程,建设校内直播实训基地,学生团队实战运营直播间,以“实战化教学+项目制运营”培养懂电商、懂地标、懂文化的复合型直播人才,优秀学生可获推荐就业;

三是产销闭环:链接地标博览会等国际展会资源,邀请非遗传承人、产区政府领导打造主题直播(如“非遗手作专场”),推动伦教糕、香云纱等产品销量提升。

下一步,平台将吸纳更多农户和企业加入,年内将整合全市地标资源,纳入平台统一销售,通过电商直播、文旅融合、互动营销等创新模式,拓宽地标产品线上销售渠道,为农民增收提供有效途径。

2025年佛山市“地理标志助力‘百千万工程’主题沙龙”活动现场。

据介绍,“地标好物”是一个创新性强、多方共赢的平台,通过“政府出策、高校出力、农户出品”三方联动,政府部门对平台产品准入进行审核和监管;南华工商职业学院利用校内直播实训基地为产品引流,高校师生深入乡村开展电商运营、品牌营销等培训,提升农户数字化经营能力,推动“造血式”乡村振兴;企业或农户获得销量增长和品牌提升,反哺产业升级。

顺德区市监局副局长李晓婷告诉记者,“地标好物”平台不仅是销售渠道的创新,更是一条“地标产品品牌化一人才实战化一乡村数字化”的闭环路径,有望成为顺德乡村振兴与产业融合的标杆案例。

佛山地标产业迎标准化升级

记者从活动上了解到,佛山市顺德国兰、顺德鳗鱼、陈村蝴蝶兰、陈村年桔、三水黑皮冬瓜5件地理标志产品已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初审,转化率为100%

去年,国家知识产权局大力推进地理标志统一认定工作,顺德区市监局与区农业农村局、各镇街通力协作,深入行业协会、种(养)植企业,全面梳理农产品地理标志质量控制技术规范和相关行业标准,形成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要求,推动顺德国兰、顺德鳗鱼、陈村蝴蝶兰、陈村年桔转化为地理标志产品并顺利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初审,标志着顺德地理标志工作迈上了又一新台阶。

陈村素有“千年花乡”美誉,尤其是年桔、蝴蝶兰、国兰这三张“金名片”,让花卉文化深植陈村血脉基因。图为陈村第41届迎春花市上的蝴蝶兰。

作为上述4个农产品地理标志的来源地之一,陈村将规划“万亩桔田观光带”“兰花主题研学基地”,联动“陈村粉”“陈村花宴”“陈村粽”美食IP,打造湾区农文旅融合示范区推动地标产品逐步加入中欧地理标志协定,让“陈村三宝”香飘全球;筹办“中国地理标志博览会”,构建地理标志产品标准体系,讲好“一花一桔一兰”背后的匠心故事。

陈村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岑坤杰表示,此次农产品地标转化为地理标志产品,对于陈村来说是一个重大机遇。未来,陈村将深入实施地标振兴“三大工程”:一是护航工程,筑牢地标保护“防火墙”;二是数字工程,打造智慧产业“新标杆”;三是融合工程,绘就“地标+”发展蓝图。

与会嘉宾现场参观了解佛山农产品地理标志。

地理标志是乡村振兴的“金钥匙”。顺德区市监部门表示,未来将围绕四大地理标志产品制定地方标准,确保产品“从种养殖到销售终端”的品质稳定性和一致性。同时将联合公安、农业农村、各镇街相关部门,开展地理标志保护专项行动,严厉打击侵权假冒行为,维护地理标志产品的市场信誉。

佛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副局长李清明表示,佛山市地理标志产品宣传推广平台的搭建,是充分运用校企资源,以数字赋能提升地理标志品牌推广和运营的创新性探索。一要强化培育推广,激活地标动能。各区建立政府引导、企业主体、行业自律的协同机制,用好今日启动的“佛山市地理标志宣传推广平台”。二要严格规范用标,守护地标价值。严厉打击假冒伪劣行为,维护地标品牌公信力。三要深化融合发展,放大地标效应。推动地标产品与预制菜、工业设计、数字技术等新业态结合,打造“地标经济”增长极,为“百千万工程”注入更强动力。

文|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吴海泉 通讯员梁思敏、王雯

图|通讯员提供